黄帝内经D49

黄帝内经D49

♫关注妙手莲华,开启古籍阅读之旅♫

【原文】

故善用针者,从阴引阳,从阳引阴,以右治左,以左治右,以我知彼,以表知里,以观过与不及之理,见微得过①,用之不殆。

善诊者察色按脉,先别阴阳。审清浊,而知部分,视喘息,听音声,而知所苦,观权衡规矩②,而知病所主,按尺寸,观浮沉滑涩,而知病所生。以治无过,以诊则不失矣。

【注解】

①见微得过:微,指病初发之征兆;过,指疾病所在;见微得过,就是能及早正

确认识疾病的轻重程度的意思。

②权衡规矩:权,古代的秤砣,有下沉的意象;衡,古代的秤杆,有平衡的意象;规,圆润的器物,有圆润的意象;矩,为方形的器物有平盛的意象;权衡规矩,又来借代四时的四种脉象。

【译文】

所以善于运用针法的人,观察经脉虚实,有时要从阴引阳,有时要从阳引阴;取右边以治左边的病,取左边以治右边的病;用自己的正常状态来比较病人的异常状态,从在表的症状去了解在里的病变,这是为了观察病的太过和不及的原因,如果真看清了哪些病是轻微,哪些病是严重,再给人治疗疾病,就不会失败了。

善于治病的医生,看病人的色泽,按病人的脉搏,首先要辨明病属阴还是属阳。审察浮络的五色清浊,从而知道何经发病;看病人喘息的情况,并听其声音,从而知道病人的痛苦所在;看四时不同的脉象,因而知道疾病生于哪一脏腑;诊察尺肤的滑涩和寸口脉的浮沉,从而知道疾病所在的部位。这样,在治疗上,就可以没有过失。但追本求源,还是由于在诊断上没有错误。

相关导读

展开全文

感谢妙手莲华@小怪兽 协助录音导读。本文内容摘自中国古籍全录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关键点

♫关注妙手莲华,开启古籍阅读之旅♫ 【原文】 故善用针者,从阴引阳,从阳引阴,以右治左,以左治右,以我知彼,以表知里,以观过与不

相关文章